本周二宏盈国际,法国总统埃小马与夫人小丽正式开启了对英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说起来,这还是两人第一次用总统夫妇的身份,以“国宾规格”造访英国,也是自2008年萨科齐与布吕尼后,法国元首时隔16年再度踏上英国王室的红毯。
只不过时光匆匆,物是人非,菲利普亲王和女王奶奶都已不在,而且不同于往年在白金汉宫设宴,这一次的接待地也换成了温莎城堡。
这一变化既因为白金汉宫正在翻修,也因为温莎对现任王室核心成员而言更加“居家”,距离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住处更近,方便家族合体出镜,重申英法友谊的“人情味”。
原本,这一次的访问既有外交上的重大象征意义,也被视作英法两国在脱欧之后重塑关系、深化合作的关键一步。移民、国防、AI、核能、气候议题……议程厚重,使命严肃。
但谁也没想到,正式行程还没开始,镜头先捕捉到一出场面堪称“英囧”的开场戏——而这一切,竟源自一只没人牵的手。
访问的第一幕,从飞机舷梯口开始。
小马颇具仪式感地先走下舷梯,走得稳稳当当——一身西装挺拔,法式优雅拿捏到位。
到了下方,他绅士地站定,准备迎接自己的妻子,72岁的小丽。如同往常一样,他很自然地伸出手,像是在说:“Chérie,我来扶你。”
结果穿着LV连衣裙的小丽压根就没理他,扭头扶住了……舷梯扶手。
嗯,总统先生的手,在空气中僵了几秒,多少是有点尴尬的。
小丽抬头看了他一眼,独自从容地走下飞机,面对这一幕,现场摄影师快门狂按,仿佛捕捉到了一场外交“独角戏”。
接下来就是彼此亲亲抱抱握手手的时间,小马的吻手礼发挥正常
可当寒暄结束,小马夫妇走向接待他们的车时,尴尬的一幕又出现了。
小马依旧绅士,对着小丽微笑,并伸出手去引导她,上车时想握住她的手,但再次被忽视了,因为小丽的双手紧紧地放在她放在身前的小手包上。
上车之后,镜头再次捕捉到尴尬时刻:
小马显然想和爱妻说话,试图缓和气氛,继续营造“恩爱夫妻”形象,结果小丽掏出手机,自顾自滑动屏幕,头也不抬。
小马就坐在她旁边,手在空中比了两下,最终悻悻地收回,独自就继续营业。
好吧宏盈国际,这画面太熟悉了,像极了爸妈吵架后的回家路上。
难怪英国肢体语言学家詹姆斯会说:
“马克龙夫人的肢体语言表明,她决心无视丈夫提供的帮助、指引,甚至是触摸。 ”
然而,这并不是小丽“冷处理”唯一的一次。
当小马和小丽一同抵达温莎城堡时,小马再次试图牵起夫人的手,可他还是只握住了空气。隔壁的小丽,这次用“整理裙摆”的经典动作避开了他,依旧没有接住那只孤独的手。
外交场合,这样的画面一连出现两次,再加上上一次在越南的“巴掌事件”,外界怎么可能不揣测?
(复习贴:)
英国媒体形容小丽此举为“复刻梅拉尼娅”,的确,梅拉尼娅在多个场合拒绝牵手的场面早已成为热梗,如今法国第一夫人似乎也走上了“自主路线”。
更扎心的是,这还不是最囧的环节。刚刚经历了“手部尴尬”,马克龙的车队给了他另一次打击。
在温莎城堡外,欢迎仪式结束后,法国代表团准备离场,车子刚一启动,却发现后备箱忘了关!
两辆灰色面包车匆忙驶离,车门和尾箱敞开着,行李咕噜噜撒了一地。场外媒体和安保瞬间集体震惊,工作人员像极了球场边捡球童,疯跑捡包追车。
有镜头拍到一名代表团人员飞奔追着后车跑,一边挥手一边似乎在喊:“Eh!Eh!Monsieur!!”那场景,说是法式荒诞派也不过分。
法国网民笑称这是“搬家级速度+度假级随意”,英国媒体则打趣道:“法国代表团抵达英国的方式,比我们预期的要……生活化得多。”
好吧,外交场合瞬间变成喜剧短片,温莎的红毯还没铺完,气氛倒是轻松起来了。
虽然开局有点混乱,但别担心,英法两国的“正事”很快就进入主旋律。
国宴当晚,温莎城堡灯火辉煌,星光熠熠——不仅查尔斯国王、卡米拉王后、威廉凯特出席,连摇滚传奇米克·贾格尔、音乐巨星艾尔顿·约翰都被请上了宴会长桌。
宴会设在温莎最气派的圣乔治大厅,50米长的餐桌贯穿整座大厅,摆满了从王室园林亲手采摘的应季鲜花与香草,烛光在银器和水晶杯中跳跃——是华丽,更是精致。
宴会菜单别具匠心,法国名厨Raymond Blanc为此操刀设计前菜与甜点宏盈国际,菜名念起来像诗一样:
前菜:夏日蔬菜拼盘配生番茄油醋汁
主菜:朗迪鸡胸配诺福克芦笋与龙蒿奶油
甜品:黑加仑慕斯配接骨木果冻与英式海绵蛋糕
饮品方面,餐后配的是 1977 年的波特酒和 1948 年的干邑白兰地,分别对应马克龙总统与查尔斯国王的出生年份。
至于宴会的座位安排,也是挺有心机的,查尔斯—马克龙—凯特,“三位一体”政治+外交表演;布丽吉特则被放在卡米拉和威廉边上,与丈夫“被物理拆隔”。
媒体戏称:“爱丽舍分隔线”,暗示情感微妙。
在国宴上,小马算是彻底“回血”了,“招牌式”吻手礼什么的都是正常发挥,他不仅拉了拉凯特的裙子
甚至在干杯时给凯特来了个Wink
这……可能也是一种自救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英国王室全员出动,迎接小马夫妇,他们的诚意还表现在了着装上,几乎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有新意。
比如,国王查尔斯穿了一套海军蓝西装,搭配清爽的白衬衫和浅蓝色图案领带,让给他看上去清爽又精神。
但重点是,他的西装衣领上隐藏了一个与平常不同的细节——一小枝卡塔南切蓝靛果(Catananche caerulea),俗称丘比特之箭。
这种紫色花瓣的植物属于雏菊科,原产于法国南部,被广泛视为爱情和浪漫的象征,因此得名“丘比特之箭”。
于是,媒体连夜解读:“国王在向小马哥夫妇发出‘加油信号’,希望重燃昔年爱火”。
再比如,凯特王妃穿的是迪奥家的新款套装,这是迪奥先生1947年首个系列的复刻款。
柔美的玫瑰风信色,与法国文化一脉相承。上衣是收腰西装,下摆是软纱叠裙,优雅中有力量。
除此之外,配饰也是“意义拉满”型:
耳环是戴安娜遗留的珍珠钻石吊坠,项链是伊丽莎白二世珍藏三串珍珠,头饰是戴妃曾佩戴的“情人结王冠”(Lover’s Knot Tiara),总之,每一件都不是简单穿搭,而是一次“情感传递”。
对了,卡米拉王后戴的胸针也是细节炸裂,祖母绿与钻石交织成凯尔特结,出自伊丽莎白女王,象征英国皇室对法国的“温情传承”。
总之,不管小丽是不是冷感女主,也不管马克龙是不是情绪过满,但无论如何,这场“英囧”之后,外交仪式算是走完了。
下一步,就是回国修复夫妻关系……不,是政治议程了。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14885471/Brigitte-Macron-frosty-love-language-refuses-husbands-hand-body-language-expert.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886093/moment-delegation-speeds-windsor-castle-boot-open.html
文|闪电
点「赞」「在看」为我们打call ▽
九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