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长河实倍网,奔涌向前
我们投身新区法院,守护公平正义
探索实践
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回首展望
奋斗与拼搏
铸就前行的力量
每一个当下
都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
我与新区法院初相见
还记得五年前南京江北新区法院正式成立的场景吗?还记得第一次踏入新区法院的感受吗?那是一段满怀憧憬与期待的日子,对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干警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初遇在盛夏
五年新区法院生涯,脑海中常常浮现初到新区法院报到的午后:彼时正值盛夏,院子里草坪如茵,树木郁郁葱葱,老浦口法院的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出新改造,整洁大方、功能齐备;也常常记起后来我伴着月光码字的夜晚、一同加班到深夜的伙伴——五年的历练,是一名法院干警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也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此去经年,如今青涩的助理已成为一名员额法官——回首过往,皆是序章,未来的的路在脚下蔓延,我将牢记职责使命、坚守司法初心,继续和新区法院并肩成长,为下一个五年续写公平正义的篇章。
——法官孙彦文
相识在老院旧址实倍网
五年前那个蝉鸣清脆的七月,我与新区法院初次相识。新区法院是一个被老旧居民楼环绕的灰白色建筑,坐落在菜场转角,充满民生气息。初设时承用了原浦口法院旧址并进行了翻修改造。为方便当事人排队安检,门口架起了遮阳棚,一入门厅便是低矮温润的导诉台,工作人员俯身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便民休息区有绿意盎然的藤蔓,几方圆桌旁围坐着低声交谈的法官和当事人,已然成了露天调解廊,还有走廊深处新粉刷的照片墙也在静静诉说着变迁……入驻扬子江法务区后,我也时常回想初遇新法时的老院子,环境变了,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情怀。我将继续秉持初心,履职尽责,为新区法院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官助理王琳
第一眼的威严
与新法相遇,第一眼是高悬的国徽和庄严的宪法,对向而立,仿佛穿越回五年前,隐约听见新法成立时齐声昂扬的宣誓,我也不自觉地握紧右拳,知道这里将成为我未来无数个日夜守护公平正义的战场。进入自贸法庭,第一件进入办案系统的股权转让纠纷、第一件结案是以原告撤诉的方式、第一次坐在审判员的位置面对庭审、第一次被当事人肯定。短短半年,我发现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办案节奏,也有一种神奇的魔法,伙伴们一边高喊压力一边平凡坚守,急促、沉稳、理性、温度、专业、多能,都是新法的底色。短短半年,我已经融入这个年轻优秀的团体,像一颗青涩的荔枝慢慢转红。
——法官郭小月
“这是个年轻有活力的法院”
2022年5月我从外地法院调至新区法院,初入新区法院给我感受到最大的不同便是这是一个年轻的法院,不论是设施设备等硬件环境,还是法官、法官助理等法院干警,都洋溢着青春和活力。作为一名入警已12年的“半资深”法警,进入法警大队,看到年轻法警们每日在警队领导的带领下积极训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业务技能和精神面貌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不觉我加入新区法院这个大家庭已满3年,这3年让我更加感受到这身警服赋予我的,不仅是威严,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无上的荣光。
——法警黄璜
最难忘怀二三事
履职这五年,是我们共同成长的青春印记。在这过程中,有太多令人难忘的瞬间,或许是新审判大楼建成的幡然喜悦,或许是审理一场艰难庭审后的如释重负,又或许是当事人那充满感激的眼神。这些点滴,汇聚成了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也让我们看到了司法为民的担当与情怀。
列清单、落实清单的日子
回首新区法院的筹建之路实倍网,我深刻理解了艰苦创业、使命必达的含义。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在筹备组日子,我们挂图作战,将出新改造、机构组建、人员转隶、辅助人员招录四个方面600余项工作任务细化为工作清单,逐项明确完成节点,每天跟进进度。几百项细密刻度,1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攻克难题,用短短三个月完成新区法院初创,有时候梦中还在盘点清单完成情况,我真切感受到“从0到1”的艰辛与成就。站在新起点,我愿继续与新区法院共赴星辰大海,见证从“1”到“N”的蝶变成长,让法治之光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
——司法行政人员郇贝贝
基建的艰辛与喜悦
回首这五年,最难忘怀的是参与扬子江法务区新审判大楼建设。我们将基建组办公室设在工地现场,冬天寒风凛冽、夏天酷暑难耐,基建组的干警们互相打气、相互支持,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两年的时间。亲眼见证新审判大楼从白纸画图到平地而起,我难掩激动之情,过往的艰辛一扫而空。正式入驻后,看到同事们纷纷发在朋友圈的新大楼照片和旋风小北送卷机器人视频,我感到更加喜悦。五年一转眼就过去了,让人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小王子》一书中说过:“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那些被称之为历史的时光,是新法人一砖一瓦、一步一印用心血铸就起来的,是刻在回忆里,永远不会忘记的过去。
——司法行政人员王贤娜
持续6小时的调解
在近五年的调解工作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件工伤认定案件的调解。案件基本情况是某单位起诉要求撤销工伤认定,收案时,该单位和职工已经就劳动争议、公积金等问题产生了多起纠纷,双方都情绪激动、态度坚决。凭借多年的化解经验,我从法理情三个方面入手,与双方进行不断沟通,从各个角度梳理争议焦点,最终促成单位和当事人达成了化解方案,全方面解决了民事、行政案件以及相关的投诉。这次调解持续了6个小时,创了自己单次调解时长之最,一直忙着沟通化解,结束时我的腰一时间直不起来,这才感到身体的疲惫。但双方握手言和后,当事人激动地对我连声道谢,又让我瞬间充满力量,那种获得感和满足感无以名状。
——退休法官、调解员戴茹芳
春节的守候
那是大年初一的傍晚,我从外省匆忙返回南京,只因春节值夜班的职责在肩。街头冷清,少了平日里的热闹,拖着行李箱,我一步步走向法院大门口。就在那一刻,法院的灯突然亮起,暖黄的光瞬间穿透夜色,也照亮了我疲惫的心。踏入值班室,暖意扑面而来,交接班的同事冲我笑笑:“回来啦,新年好!”在这静谧夜晚,法院的坚守格外温暖,这束光,这份不一样的年味,定格成我心中难忘的风景:日月所至,平安祥和,公平正义,从不打烊。
——法官助理李棒
有话想对新法说
五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站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干警们有千言万语想对新区法院说。有对过去岁月的感恩,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更有对新区法院深深的祝福。
感恩与新法同成长
作为新法成长的亲身阅历者,我很荣幸见证了新法从履职之初的青涩、匆忙到如今的稳健和从容。五年,在人生中是短暂的,但能与新法同成长、共命运,却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有欣喜、也有挫折,有突破、也有挑战,耳边常是领导的教诲,身边总是同事忙碌的身影,我们个个舍小家顾大家,为的就是向当事人兑现生效判决,为的是在法治的天平上留下新法人的足印。五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新法已孕育整茁壮成长,我们期待下一个五年,共同为建设国家级新区一流现代化法院不懈奋斗。
——法官王启洽
“倍感责任在肩”
办公桌上堆满的卷宗,记录着前辈们付出的心血;深夜亮着的灯,是同事们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我看到老同事如何用法律和耐心调解家庭矛盾,也看到年轻同事为了一份判决反复斟酌到深夜,只为更公正。这里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守护初心的地方。戴着法徽,责任很重。每次看卷宗、听当事人诉说,都让我更清楚:正义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是要靠我们一点一滴去落实的。感谢单位让我成长,在案件中锻炼担当。愿和大家一起继续努力,用真诚守护公平,让正义的光照亮更多人。
——法官助理曹旭锦
新法,想对你说的太多
想对你说感谢。感谢你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舞台,让我转换角色,投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步都淬炼着我,赋予我成长的力量。是你包容了我的青涩,推动了我的蜕变。想对你说自豪。自豪于能亲身参与你从拓荒到扎根的艰辛与荣光。那些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攻克难关的日夜,都化作了你坚实基业的一砖一瓦。看着你日益完善,队伍日益精干,我倍感骄傲。更想对你说承诺。五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我将继续前行,以更深的融入、更实的担当,践行初心。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守护你高效运转。
——法官助理胡悦
祝福明天会更好!
还记得三年前,你藏于寻常巷陌,不甚起眼,但法庭里的谈话声、办公室键盘敲击声隐约可见,浦园路11号也总会有房间灯光一直亮到深夜,无论是法官,亦或是助理、书记员都怀着对公正最诚挚的情愫,奉献自己的青春岁月。后来成了你的一份子,你也搬进了珍珠路18号,法庭更为宽大、信息化水平更为先进,服务保障当事人权益更为充分。我也在学着在每一个案件中成长,一摞摞卷宗承载的是民生冷暖,一次次谈话调解记录的是曲直是非,一份份文书赋予的是公平正义,教会我懂得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仅是头顶国徽的荣耀,更是肩上担起无言的承诺。现在,你历经了五年的岁月洗礼,正迈步朝着建设国家级一流现代化法院的目标前进,未来道途依旧漫长,我们会站在你的肩膀上继续以公平正义为尺,以司法守护人心,祝福你下一个五年会更好!
——法官助理付颜
实倍网
九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