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安禄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虽然他出身胡人,却在唐朝时期大展拳脚中金汇融配资,风生水起,令人侧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杨贵妃作为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竟然亲自给安禄山洗澡,这一幕足以说明安禄山的非凡地位和影响力。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个安禄山到底有何背景?身为胡人的他,怎么能迅速崛起,甚至差点颠覆唐玄宗的统治?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揭开他的传奇故事吧!
安禄山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亲生父亲早早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在任何时代,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独自生活,都是十分艰难的。幸运的是,命运并未完全抛弃他们,一个叫安延偃的男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对母子的流离失所状态。
展开剩余83%后来,安延偃娶了安禄山的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因此改姓“安”,以纪念这个继父。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依然充满坎坷和磨难。虽然继父名义上接纳了他,却对安禄山极为不喜。缺少父亲的管教,安禄山从小便性格顽皮叛逆,再加上继父的冷淡,导致他越发难以管束。
不过,安禄山虽然调皮捣蛋,却也极其聪明机灵,懂得随机应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此,他在周围人中的印象并不算太坏。上天似乎也眷顾着这个缺乏父爱的孩子,他天生语言天赋过人,十几岁时便能熟练掌握六种语言。要知道,一般人连两种语言都难以驾驭,安禄山的能力堪称罕见。
无论放在当时还是现代,安禄山都是个极具才华的人才,拥有这样显赫的能力,注定他不会碌碌无为。长大后,他并未满足于平凡生活,而是怀揣着强烈野心,毅然投身于当时盛唐社会中复杂的灰色产业,利用口才和机智,在各种灰色地带穿梭中金汇融配资,积累财富和人脉。
一次偶然的事件,让安禄山结识了张守珪——幽州节度使。两人的关系最初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那时,安禄山经过幽州,饥肠辘辘,起了偷牧羊吃的念头。谁料想,他的这次偷羊行动被张守珪逮了个正着,险些因此丧命。
张守珪怒不可遏,下令处死安禄山,但安禄山并不甘心就此死去,竟当众大喊:“大丈夫难道不想消灭契丹族和奚族吗?为何要杀我?”这一句话让张守珪心生疑虑,没想到这个小小胡人竟敢如此直言。安禄山见状,机智地认张守珪为义父,以此求得一线生机。
张守珪沉默考虑后,决定暂时放过安禄山,但未完全原谅他,而是让他戴罪立功以赎罪。经过相处,张守珪逐渐发现安禄山并非普通小混混,而是个聪明可靠的人。最终,他收安禄山为义子,尽管安禄山有时调皮捣蛋,但对义父始终忠心耿耿。
安禄山极具心机,借助义父的地位作为跳板,迅速攀升官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能说会道,他赢得了幽州许多官员的好感,换来丰厚回报。几年后,张守珪调离幽州,安禄山依然不甘堕落,凭着自己的野心和才智继续奋进。
他成功拉拢了权臣李林甫,靠着这层关系,安禄山的仕途之路越走越宽。李林甫与他关系密切,背后互相利用,共享利益,使安禄山顺利攀升至更高的权力顶峰。借助李林甫的支持,他获得了极大的政治资本。
与此同时,安禄山积极讨好唐玄宗,作为皇帝的宠儿自然带来无穷好处。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宠爱有加,但安禄山并不满足现状,甚至大胆提出拜唐玄宗为义父,企图凭借这一身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个想法看似荒诞,然而安禄山凭借巧言令色,最终成功实现了目标。大家或许听说过“洗三”的习俗——婴儿出生三日时,父母亲自为其擦洗,祈愿健康成长。令人震惊的是,年近五十的安禄山竟然在皇宫中,被杨贵妃亲自为其“洗三”,而唐玄宗则在旁边笑看。
据史料记载,安禄山当时体重高达三百斤,一个膘肥体壮的中年男子在贵妃面前撒娇,场面极为荒诞难以想象。杨贵妃一边擦洗一边喊着:“快来,禄儿,为娘洗三!”唐玄宗对此竟然毫无不妥之感,反而大加赞赏,称安禄山扮婴儿的模样活灵活现。
安禄山心机深沉,为攀权附贵不惜伪装幼子,多次认义父,以此讨好权贵。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逐渐膨胀的欲望驱使他无所顾忌,敢于违抗唐玄宗命令。最终,他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掀起唐朝由盛转衰的风暴。
那个时代奸臣当道,而君主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得唐朝逐步陷入他人设计的陷阱中,走向衰败乃至灭亡。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落入阴谋圈套,避免不必要的灾祸。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发布于:天津市九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